想走舞蹈專業路線,注意這幾個錯誤足以毀掉你的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語數外的學科教育,越發的重視孩子課外興趣、藝術特長的培養。
所以我們也發現身邊的孩子唱歌、跳舞、樂器...已經很常見,但是學的好,學的精,能堅持一直學習甚至走到專業領域的少之又少!
對于這些熱愛舞蹈,想走專業路線的孩子來說,她們能吃苦、能堅持,上舞蹈課風雨無阻,最害怕的軟度課,疼到流淚也要堅持練習,即使放學回家,也能按照要求完成課后練習!
我們身邊不乏很多認真好學的孩子,令人擔心的是她們的學習和努力方向不對,走進專業學習誤區;不科學的學習會不僅會影響孩子身體機能的發展,還影響孩子走專業路線,因為有些錯誤在學習中是不可逆的!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舞蹈學習過程中有哪些誤區需要注意~
舞蹈那么簡單,看視頻也能學會
我們可以觀察到,不管是哪個地方的舞蹈考級教材都有很多簡單的小組合,很多家長聽到兒歌,看到教學動作覺得很簡單,認為沒有必要花錢、花時間上舞蹈課學習。
舞蹈是一種利用身體表達美的形式,它的靈魂還在于音樂和節奏,由簡到繁,從興趣到專業的舞蹈學習模式,才會讓孩子打下扎實的舞蹈基礎,培養良好的樂感和節奏感,在反復熏陶中才能慢慢培養舞蹈的領悟力和表現力!
雖然現獲取學習資源比較方便快捷,但是自己跟著跟著舞蹈視頻學,孩子就算學到動作,更多的還是知其形不知其意,如果只會“依葫蘆畫瓢”,對細節的把握欠缺,那學舞蹈學習未來的路也很影響。
舞蹈動作越難越好
許多家長在孩子剛學舞蹈的時候,就問老師怎么不練習下腰?怎么不練習技巧?其實過早追求舞蹈技巧的想法是有害而無益的。
在孩子的身體沒有發育到一定的程度時,過多的技巧和難度訓練會使孩子的肌肉和骨骼超負荷,雖然強行的訓練能讓孩子掌握一些技巧,卻對身體發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總之,科學的舞蹈課程設置都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以年齡劃分,難度由淺到深,遵循漸進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間歇性學習
舞蹈學習的益處不是短時間就能顯現的,持之以恒才會得到更大的收獲。
有的家長因為擔心孩子會害怕訓練軟開度時的身體疼痛,讓孩子學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這樣間歇性的學習不僅很難看到孩子的進步,而且會給孩子增加學習的難度(孩子軟度回功的苦家長們應該都懂)進而失去對舞蹈的興趣。
平常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家長要常與老師溝通,為孩子樹立階段性的目標,完成一個動作多鼓勵,不要因為怕苦就放棄。
重表演輕表現
學生在學習舞蹈時,如果只滿足于動作組合,而忽略各舞種的神韻、風格及其表現的竟境,這樣學來的舞蹈必然毫無生氣,缺乏靈性。
不要做舞蹈動作表演的機器人。舞蹈是一門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藝術,舞蹈和音樂的完美結合,都需要我們用心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含義,然后再用由心而發的動作去表達其情感。
在練習舞蹈動作時,一定要用心去體會,其實懂得欣賞也是一種能力。要用腦子做動作,反復體會老師對孩子每一個動作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死練。相信沒有情感的舞蹈是沒什么人會喜歡的。
只上課回家不練習
有些學生每周都去上課,但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回家不愛練舞,然后下周仍然去上課,甚至一周要上好幾節課但是表現的不好。周而復始學了好幾年可是水平不見長,這就是最大的誤區。
不要以為學的年頭長,課上得多學的就一定好。課后練舞時間的長短才是檢驗一個人水平高低的標準。試想一下每周上課一小時,回家不練習,一年下來一共48小時才練兩天。這樣的量難道不可怕嗎?
可能剛開始學的簡單我們看不出差距,但是時間長了優勢略勢就很明顯了,很多孩子過不了這一關,所以偏離舞蹈路線,最后越來越遠~
忽略體態管理
舞蹈是一門行為藝術,對孩子自身的基本形態有一定的要求,因為作為一名舞者,在沒有開始舞姿前,觀眾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舞者的體態。
特別是對于想走專業路線的孩子來說,考試第一關就算體態要求!
所以想走舞蹈專業的孩子在身體管理,形象管理這一塊,無論是平時練習舞蹈還是日常生活,切忌彎腰駝背。還要有意識的鍛煉肌肉線條和身體素質!
如果這篇文章幫助到了你,
記得轉發給更多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