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孩子學舞蹈不能不懂的“扶把秘籍”!
輕柔扶把 美若天仙
芭蕾基訓把桿訓練也叫做扶把訓練,是每個舞蹈生都需要訓練的舞蹈基本功,主要是為了增強腿部的力量、柔軟性、髖關節的靈活性,為以后的成品舞打一個好的基礎。
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扶把練習知識點~
01 扶把練習到底訓練什么?
孩子學習舞蹈以扶把練習作為訓練的開始,做一系列認真設計好的舞蹈練習,使身體為適合古典舞蹈的嚴格要求做好準備。每個扶把練習對軀干和腿的各個專門部位起到增加力量的作用:
例如——plié 能抻長跟腱;battement tendu 是訓練腳的;grand battement 是訓練腿以胯為軸心,自如地做動作;part de bras 是使身體獲得柔韌的,并訓練身體各部位協調和諧的能力。
這些練習如果訓練得法,就能逐步提高做動作的能力并能控制自己的動作,使這些動作之間互相配合恰到好處。當肌肉還沒有充分訓練好的時候,有把桿作支持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使他們不必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而用力過度。
02 你真的懂得怎么扶把嗎?
扶把練習自始至終是舞蹈演員從事專業期間訓練技巧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永遠要列為每節課或每次演出之前的準備練習。
扶把練習開始之前,手臂先要放在準備位上:不扶把的那只手臂要抬到橫膈膜的高度,隨即往旁打開,肘稍稍抬起來,手掌朝里,手臂一直要保持在這個位置上。
每個練習結束時,動作腿最終要收回前五位,隨即手臂離開把桿。那只不扶把的手臂略微抬起,手掌朝下,兩只手臂回到準備位。雙腿在五位上停住一小會兒,然后轉身用左腿重復做這個練習。
03 扶把組合練習的門道在哪?
開始訓練的第一、二年,每個練習應做得慢些,盡可能簡單些:
例如低班的學生先要在腳的五個位置上掌握好demi-plié(半蹲) 然后再做帶手臂動作的grand plié(大蹲)。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先學習每個練習的最簡單方式,等到訓練的后階段,再讓孩子開始做節奏變化的練習和組合。
有些練習中,已經指出許多可能發生的變化。練習做的次數,可由孩子練習的需要靈活決定。例如要做某一個練習時,每個方向做八次,也可能八次往前,八次往旁,八次往后,以及八次往旁做;或者一次往前,一次往旁,一次往后,一次往旁做,這種組合共做八次。
本文所有舞蹈配圖均為舞研少兒實拍,禁止轉載
如果這篇文章幫助到了你,
就轉發給更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