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壯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有哪些 壯族舞蹈劇目盤點 總有一款適合你,除此之外還想要了解更多如2023年有舞蹈系的綜合類一本大學有哪些,舞蹈藝考高三開始來得及嗎,舞蹈高考分數線綜合分怎么算,舞蹈藝考寒假班一般多少錢,舞蹈藝考生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等內容資訊信息,敬請關注舞研藝考官方網站!
壯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它有著不少舞蹈,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壯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扁擔舞
又稱壯族打扁擔。流行于廣西都安、馬山、東蘭、南丹等縣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表演。
表演者有四人、六人不等均取雙數,多是婦女,舞者手持扁擔,相向而立,圍著一條長一丈多、寬一尺的木槽或板凳。
舞者時而雙人對打,時而四人交叉對打,時而多人連打,有站、蹲、弓步、轉身打等。輕重、強弱、快慢錯落有致動作優美自然,整個舞蹈優美清新讓人流連忘返。
舂米舞
原是古駱越、西甌人的“舂堂”,后發展為許多民族的歌舞形式。如布依族、黎族的“舂米舞”佤族的“舂碓舞”“舂棒舞”高山族的`“杵歌”等。舂碓之舞古已有之,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中對舂米之聲描述:“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舷,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于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标P于舂堂一詞,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解:“取禾舂于槽中,其聲如僧寺之木魚,女伴以意,運杵成韻,名曰舂堂……”由此可知,舂堂意指婦女舂米時有節律而動聽的樂音。其他地區有將舂碓舞叫作“打礱舞”“經礱舞”等。
板鞋舞
一般由九位壯族男女青年三人一組,穿著六只近兩米長的板鞋,踏著優美的旋律走動,走動的過程中險象環生,風趣搞笑,隨著樂曲的轉換,壯族的姑娘小伙們還能穿著長板鞋歡快地跳起現代三步舞。觀者快樂,而舞者則得到了全方位的訓練。隨著“板鞋舞”的廣泛開展,聰明而手巧的壯族人還將板鞋舞的兩只鞋板裝飾起來,表演時的觀賞度大大提高。
作為一種文化,“板鞋舞”不僅豐富了壯鄉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而且擔負起弘揚壯族民族文化、繁榮壯族經濟的重任產生了積極深遠的社會效果。
翡翠鳥舞
流傳于柳州武宣壯族居住區。道具用竹蔑制成鳥形,外糊綠綢縫以綠絨線作羽毛。當地人喜愛翡翠鳥毛色碧綠,啼聲清脆,性情溫和,視其為吉祥的象征。春節期間,一男子扮裴翠鳥,另一人扮老者,率鳥沿問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時舞者進道具內,兩手分執或勾住鳥頭、眼、嘴、翅膀操縱桿,鳥頭轉動,眼張合,嘴作響,表現飛翔、覓食、飲水、洗澡、磕睡等親切、動人的動態。舞畢從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興旺。主人酬以酒肉、紅包。沿門送福的可聯想到漢族秧歌的排門演出。表演的技法與傣族孔雀舞近似,各類鳥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壯族人民的智慧與創造。
螞拐舞
壯族民間舞蹈。以模仿螞拐的動作為其主要元素特征,舞蹈動律有膝部的跳躍、左右頓腳、彈腿、屈肘張掌。其舞姿優美、節奏明快爽朗、動作粗曠、剛勁有力。蘊藏著原始古樸、硬朗穩沉、簡拙逗趣的特點,有著獨特的韻味和非常強烈的動律感。通過各種蛙形的舞姿變化充分地表現壯族人民質樸、勤勞、沉穩、粗獷的民族性格。
綜上所述為壯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有哪些 壯族舞蹈劇目盤點 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全部內容,除此之外還想要了解更多如2023年有舞蹈系的綜合類一本大學有哪些,舞蹈藝考高三開始來得及嗎,舞蹈高考分數線綜合分怎么算,舞蹈藝考寒假班一般多少錢,舞蹈藝考生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等內容資訊信息,敬請關注舞研藝考官方網站!